題云溪耕隱

· 貝瓊
屋外青山青似蓮,云溪隱者即神仙。 桑麻杜曲非無地,雞犬桃源別有天。 載酒鄰翁時叩戶,賣魚溪女不論錢。 臥龍何事煩三顧,祗合隆中老歲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云溪:指隱居之地附近的小溪。
  • 隱者:隱居的人。
  • 桑麻:指農事,桑樹和麻是古代重要的農作物。
  • 杜曲:地名,位於長安附近,這裏泛指繁華之地。
  • 雞犬桃源:比喻理想中的隱居之地,源自陶淵明的《桃花源記》。
  • 載酒:帶着酒。
  • 叩戶:敲門。
  • 賣魚溪女:在溪邊賣魚的女子。
  • 臥龍: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,因其隱居時被稱爲「臥龍」。
  • 三顧:指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,請求他出山輔佐。
  • 隆中:地名,諸葛亮隱居的地方。

翻譯

屋外的青山青翠如蓮,云溪邊的隱者宛如神仙。 雖有桑麻之地,卻非杜曲繁華,桃源般的雞犬之地別有天地。 鄰家的老翁時常帶着酒來敲門,溪邊賣魚的女子不計較金錢。 臥龍諸葛亮何須三顧茅廬,他本應在隆中安享晚年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生活的理想圖景,通過對比繁華與寧靜,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詩中「屋外青山青似蓮」以青山如蓮的比喻,形象地描繪了隱居環境的清幽。後文通過「桑麻杜曲」與「雞犬桃源」的對比,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。結尾提及諸葛亮,暗示了隱者的高潔與超脫,不願被世俗所累,只願在幽靜之地安度餘生。

貝瓊

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,字廷琚,一名闕,字廷臣。元末領鄉薦,年已四十八。戰亂隱居,張士誠屢闢不就。洪武初聘修元史,六年除國子助教,與張美和、聶鉉並稱“成均三助”。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,教勳臣子弟。十一年致仕。有《清江文集》。 ► 58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