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韭軒

· 貝瓊
三韭行廚亦浪誇,傍人猶笑庾郎奢。 春宵翠截山中葉,臘月黃分雪後芽。 野飯猶能留上客,侯鯖豈復到貧家。 盤中一箸青絲細,絕勝蕪菁散作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三韭:指三種韭菜,這裏泛指多種韭菜。
  • 行廚:指外出時攜帶的食品。
  • 浪誇:過分誇耀。
  • 庾郎:指庾信,南朝文學家,以奢侈著稱。
  • 春宵:春天的夜晚。
  • 翠截:翠綠的韭菜。
  • 山中葉:指山中生長的韭菜葉。
  • 臘月:農曆十二月。
  • 黃分:黃色的部分,指韭菜的花。
  • 雪後芽:雪後新長出的韭菜芽。
  • 野飯:野外的飯菜。
  • 上客:尊貴的客人。
  • 侯鯖:指貴族的佳餚。
  • 貧家:貧窮的家庭。
  • 盤中一箸:盤中的一筷子。
  • 青絲:形容韭菜的細長。
  • 蕪菁:一種蔬菜,形狀似蘿蔔。
  • 散作花:形容蕪菁開花的景象。

翻譯

外出攜帶的三種韭菜雖然被誇耀,但旁人還是嘲笑庾信的奢侈。春天的夜晚,山中翠綠的韭菜葉被割下,臘月裏,雪後黃色的韭菜花被採摘。野外的飯菜還能招待尊貴的客人,但貴族的佳餚豈能到達貧窮的家庭。盤中那一筷子細長的韭菜,絕對勝過蕪菁開花的景象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韭菜的描寫,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讚美和對奢華生活的批判。詩中「三韭行廚」與「庾郎奢」形成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、樸素生活的嚮往。後兩句通過對韭菜和蕪菁的比較,進一步強調了簡單生活中的美好,體現了詩人對物質享受的超然態度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。

貝瓊

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,字廷琚,一名闕,字廷臣。元末領鄉薦,年已四十八。戰亂隱居,張士誠屢闢不就。洪武初聘修元史,六年除國子助教,與張美和、聶鉉並稱“成均三助”。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,教勳臣子弟。十一年致仕。有《清江文集》。 ► 58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