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楊鳴鶴遊紫微山一首用章孝標韻

· 貝瓊
金剎藤蘿外,通人一徑微。 天風鐵鳳語,海雨墨龍飛。 水落仙翁井,雲收玉女衣。 東樓曾玩月,夜挾綵鸞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金剎:指寺廟。
  • 鐵鳳:指寺廟屋頂上的鐵製裝飾,形似鳳凰。
  • 墨龍:比喻山中的雲霧,如同墨色的龍在飛舞。
  • 仙翁井: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,這裏指山中的泉水或井。
  • 玉女衣:比喻山中的雲霧,如同仙女的衣裳。
  • 東樓:指詩人在山中的住處。
  • 綵鸞:傳說中的神鳥,這裏比喻美麗的月亮。

翻譯

在寺廟之外,藤蘿纏繞,一條小徑通向深處。 天風吹過,鐵製的鳳凰裝飾發出聲響,海上的雨霧中,墨色的龍在飛舞。 山中的泉水或井水在雨後顯得更加清澈,雲霧散去,如同仙女的衣裳收起。 我曾在東樓的夜晚賞月,彷彿帶着彩色的鸞鳥一同歸來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紫微山的幽靜與神祕,通過「金剎」、「鐵鳳」、「墨龍」等意象,展現了山中的宗教氛圍與自然景觀的壯美。詩中「仙翁井」、「玉女衣」等詞語,增添了仙境般的色彩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與嚮往。尾聯回憶夜賞月色的情景,以「綵鸞」比喻月亮,意境優美,情感含蓄,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、嚮往自然的心境。

貝瓊

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,字廷琚,一名闕,字廷臣。元末領鄉薦,年已四十八。戰亂隱居,張士誠屢闢不就。洪武初聘修元史,六年除國子助教,與張美和、聶鉉並稱“成均三助”。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,教勳臣子弟。十一年致仕。有《清江文集》。 ► 58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