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六國:指戰國時期的六個國家,即齊、楚、燕、韓、趙、魏。
- 好士:喜歡招攬士人。
- 堂上:指家中或官府中的主要場所。
- 所親:親近的人。
- 苟:如果。
- 賊:暗害。
- 黃歇:春申君,戰國四公子之一,被李園所害。
- 馮驩: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夫,曾爲平原君趙勝的門客。
- 田文:即平原君趙勝,戰國四公子之一。
- 種桃:比喻做好事或培養人才。
- 秋實:秋天的果實,比喻好的結果。
- 蒺藜:一種帶刺的植物,比喻壞人或壞事。
翻譯
在戰國時期,六個國家都喜歡招攬士人,每個國家都有三千士人在堂上。如果親近的人選擇不慎,禍福就會相互影響。李園暗害了黃歇,馮驩也曾經是田文的門客。種下桃樹會得到秋天的果實,而蒺藜只會刺傷人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,警示人們選擇親近的人要慎重。詩中「種桃得秋實,蒺藜徒刺人」寓意深刻,比喻做好事會得到好結果,而與壞人親近只會帶來傷害。整體上,詩歌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對人際關係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