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荅橫溪隱者歌

橫溪之山何鬱郁,橫溪之流下盤屈。就中隱者巢許儔,落落雲鬆百千尺。 有時清夜抱瑤琴,海門出月琉璃碧。頹然醉臥松石間,五色英華夢生筆。 金雞三號海色動,眼開一丈扶桑日。恍惚騎鯨天上歸,錦袍玉鋏光相射。 大漠黃塵煙霧昏,潼關白骨丘山積。臨岐已見泣楊朱,叩角還聞歌甯戚。 何如隱者笑傲橫溪湄,長枕溪泉漱溪石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和荅:和詩,即迴應他人的詩作。
  • 橫溪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。
  • 鬱郁:形容山林茂密。
  • 盤屈:曲折迴旋。
  • 巢許儔:指隱士,巢父和許由是古代著名的隱士。
  • 落落:形容松樹高大挺拔。
  • 瑤琴:美玉製成的琴,泛指精美的琴。
  • 海門:指海口,海邊的門戶。
  • 琉璃碧:形容海水清澈碧綠。
  • 頹然:形容心情放鬆,身體鬆弛。
  • 五色英華:五彩繽紛的精華,指美好的夢境。
  • 金雞三號:形容天亮,金雞報曉。
  • 扶桑日:指初升的太陽。
  • 騎鯨:比喻仙人或高士的遊仙生活。
  • 錦袍玉鋏:華麗的衣服和玉製的劍柄,形容隱士的裝束。
  • 潼關:地名,位於陝西省東部,是古代的軍事要塞。
  • 楊朱:戰國時期的哲學家,主張「貴生」、「重己」。
  • 甯戚: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,以清廉著稱。
  • 叩角:敲擊牛角,古代的一種樂器。
  • :水邊。

翻譯

橫溪的山巒鬱鬱蔥蔥,橫溪的流水曲折回旋。這裏居住着像巢父和許由那樣的隱士,他們如同高聳入雲的松樹,挺拔而獨立。

有時在清冷的夜晚,他們懷抱瑤琴,當月亮從海門升起,海水呈現出琉璃般的碧綠。他們醉臥在松石之間,夢中的筆下生出五彩繽紛的精華。

當金雞三次報曉,海面上的景色開始變化,他們睜開眼睛,看到一丈高的扶桑日初升。恍惚間,他們彷彿騎着鯨魚從天而降,錦袍和玉鋏在陽光下閃閃發光。

大漠中黃塵滾滾,煙霧瀰漫,潼關的白骨堆積如山。在岔路口,已經可以看到楊朱哭泣的身影,而敲擊牛角的甯戚則在歌唱。

但何如隱者們在橫溪的水邊笑傲,長枕溪泉,漱洗溪石,享受着隱逸的樂趣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橫溪隱者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。通過對比隱者與世俗的差異,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,如「瑤琴」、「琉璃碧」、「五色英華」等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、清新脫俗的意境。同時,通過對隱者生活的細膩描寫,展現了他們內心的寧靜與自由,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讚美。

周是修

明江西泰和人,名德,以字行。少孤力學,洪武末舉明經,爲霍丘縣學訓導,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,留京師,預翰林纂修。好薦士,屢陳國家大計。燕兵入京城,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。嘗輯古今忠節事爲《觀感錄》。 ► 1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