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鬆圖

· 貝瓊
峨眉古鬆寒不死,曾見仙人三洗髓。 霜摧雨剝雷震餘,千尺老蛟鱗甲紫。 城南桃卷千萬株,亂後一株今亦無。 長身獨立何偃蹇,正直自是神明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峨眉:山名,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。
  • 洗髓:道教術語,指脩鍊內丹,洗滌骨髓,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。
  • 霜摧雨剝:形容松樹歷經風霜雨雪的侵蝕。
  • 雷震馀:雷電之後的殘餘,指雷擊後的痕跡。
  • :傳說中的龍類生物。
  • 偃蹇:形容樹木高大挺拔。

繙譯

峨眉山的古老松樹在寒冷中永不凋零,它曾見証仙人脩鍊內丹的奇景。經歷了霜雪的摧殘、雨水的剝蝕和雷電的震撼,它依然屹立,如同一株千年的老龍,鱗甲呈現出深紫色。城南原本有千萬株桃花盛開,戰亂之後,如今連一株也找不到了。而這株松樹卻獨自高聳,姿態傲然,它的正直和獨立,自有神明在背後扶持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峨眉山的孤松爲題材,通過對比松樹與桃花的命運,贊美了松樹堅靭不拔、歷經滄桑而不倒的品質。詩中“峨眉古松寒不死”一句,即展現了松樹的頑強生命力,又暗含了仙人脩鍊的神秘色彩。後文通過對松樹歷經自然磨難的描繪,進一步強化了其堅不可摧的形象。最後,詩人以松樹的“長身獨立”和“正直自是神明扶”作結,表達了對松樹高尚品格的敬仰,同時也寄寓了對正直不屈精神的贊美。

貝瓊

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,字廷琚,一名闕,字廷臣。元末領鄉薦,年已四十八。戰亂隱居,張士誠屢闢不就。洪武初聘修元史,六年除國子助教,與張美和、聶鉉並稱“成均三助”。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,教勳臣子弟。十一年致仕。有《清江文集》。 ► 58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