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溪秋泛三首

卻向林亭觀水磑,暫移沙舸躡雲堆。 奔湍迅轂元相激,石竇桐標故不摧。 旋影動搖波底日,斷聲吹轉地中雷。 何人解識機心事,後世徒矜造化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水磑(wèi):水磨。
  • 沙舸(gě):沙船。
  • (niè):踏,踩。
  • 雲堆:比喻高聳的沙丘。
  • 奔湍(tuān):急流。
  • 迅轂(gǔ):比喻水流快速如車輪。
  • 石竇(dòu):石洞。
  • 桐標:桐樹的標志,這裡指桐樹。
  • 鏇影:鏇轉的影子,這裡指水波中的日影。
  • 斷聲:斷裂的聲音,這裡指水聲。
  • 地中雷:比喻水聲如雷鳴。
  • 機心事:機巧之事,這裡指水磨的工作原理。
  • 造化才:自然創造的才能,這裡指自然的力量。

繙譯

我暫時離開船衹,踏上沙丘,去觀賞林間的水磨。急流與快速鏇轉的車輪相互激蕩,石洞和桐樹依然堅固不摧。水波中日影鏇轉,水聲如雷鳴在地中廻響。誰能理解這機巧之事,後世衹會贊歎自然的力量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南谿鞦泛時的所見所感。通過“奔湍迅轂”、“鏇影動搖”等生動描繪,展現了水流的湍急與水磨的運轉,同時“石竇桐標故不摧”表達了自然之物的堅靭。後兩句則抒發了對自然力量的贊歎,以及對後世可能誤解的憂慮,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思考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