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素林公以詠懷六章見寄觸事敘歌輒成篇什數亦如之末首專贈林公
西伐親將龍虎軍,南歸甘即鷺鷗羣。
謝安實費登山屐,司馬虛傳諭蜀文。
釣罷蘭溪宵上月,吟成壺嶺晝生雲。
何時勉爲蒼生起,悵望東南五色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西伐:向西征討。
- 親將:親自率領。
- 龍虎軍:比喻勇猛的軍隊。
- 南歸:從北方回到南方。
- 鷺鷗羣:比喻隱居的生活。
- 謝安:東晉名臣,以隱居後復出著稱。
- 登山屐:指謝安隱居時所穿的木屐,後用來比喻隱居生活。
- 司馬:指司馬相如,西漢文學家,曾作《諭蜀文》。
- 諭蜀文:司馬相如的文章,此處指其文學成就。
- 蘭溪:地名,可能指隱居之地。
- 宵:夜。
- 壺嶺:山名,可能指隱居之地。
- 蒼生:百姓。
- 五色氛:五彩的雲氣,古代認爲是吉祥的徵兆。
翻譯
親自率領勇猛的龍虎軍向西征討,南歸後甘願加入隱居的鷺鷗羣。 謝安隱居時實則費心於登山,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虛傳於《諭蜀文》。 夜釣蘭溪後,月亮照耀着歸途,吟成詩篇時,壺嶺上白晝生出雲霧。 何時能勉勵自己爲百姓再起,悵望着東南方向五彩的吉祥雲氣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戰場歸來後的隱居生活,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和憂慮。詩中通過對比謝安的隱居與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,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學成就的淡漠。後兩句則抒發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感,以及對國家命運的關切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複雜而深沉的內心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