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居書所見
四邊聞水聲,頓覺煩暑銷。
垂楊何嫋嫋,引風吹徵軺。
沿溪白石亂,斷岸忽通橋。
居者安耕鑿,不知城市囂。
我來聊問俗,兩兩三三樵。
官語不解聽,去去不可招。
拼音
分享图
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煩暑:酷熱的夏天。
- 嫋嫋: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。
- 徵軺:古代官員出行的馬車。
- 耕鑿:耕田和鑿井,指農耕生活。
- 囂:喧鬧。
- 問俗:瞭解當地的風俗習慣。
- 樵:砍柴的人。
- 官語:官方的語言,這裏指官話。
翻譯
四周聽到水聲,頓時覺得酷熱的夏天變得涼爽。 垂柳輕輕搖曳,引來風吹拂着出行的馬車。 沿着溪流,白石散亂,斷斷續續的岸邊忽然出現了一座橋。 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安心耕作,不知道城市的喧鬧。 我來這裏只是爲了瞭解當地的風俗,看到兩兩三三的砍柴人。 他們聽不懂官方的語言,漸漸地走遠了,無法召喚回來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鄉村的所見所感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,表達了對寧靜鄉村生活的嚮往和對城市喧囂的厭倦。詩中「四邊聞水聲,頓覺煩暑銷」一句,巧妙地利用水聲來象徵清涼,使讀者彷彿能感受到夏日的涼爽。後文通過對垂柳、白石、斷岸和橋的描繪,進一步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古樸的鄉村景象。最後,作者通過與樵夫的交流,反映了鄉村與城市的文化差異,增添了詩歌的現實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