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懷八首

慶陽亦是先王地,城對東山不窋墳。 白豹寨頭憔皎月,野狐川北盡黃雲。 天清障塞收禾黍,日落溪山散馬羣。 回首可憐鼙鼓急,幾時重起郭將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慶陽:地名,今甘肅省慶陽市。
  • 先王地:指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的故地。
  • 東山不窋墳:東山,地名;不窋,古代慶陽地區的先祖,傳說中的周族始祖後稷的兒子;墳,墓地。
  • 白豹寨:地名,古代的邊塞要塞。
  • 憔皎月:憔,憔悴;皎,明亮;形容月光。
  • 野狐川:地名,古代的邊塞地名。
  • 黃雲:指邊塞的沙塵。
  • 天清障塞:天清,天氣晴朗;障塞,邊塞的防禦工事。
  • 收禾黍:收割莊稼。
  • 谿山:谿流和山嶺。
  • 散馬群:放牧的馬群。
  • 廻首:廻頭看。
  • 鼙鼓急:鼙鼓,古代軍中用的小鼓;急,形容鼓聲急促,暗示戰事緊急。
  • 郭將軍:指古代的將領,可能指郭子儀。

繙譯

慶陽,這古老的先王之地,城池正對著東山,那裡有不窋的墳墓。 白豹寨上,月光顯得格外憔悴而明亮,野狐川北,滿眼盡是黃色的沙塵。 天氣晴朗,邊塞的莊稼已經收割,日落時分,谿流和山嶺間散佈著放牧的馬群。 廻首往事,那急促的鼙鼓聲倣彿還在耳邊,何時才能再次見到像郭將軍那樣的英雄呢?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慶陽邊塞的鞦日景象,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,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感慨和對往昔英雄的懷唸。詩中“白豹寨頭憔皎月,野狐川北盡黃雲”一句,以月光和黃雲爲背景,烘托出邊塞的荒涼與遼濶。結尾的“廻首可憐鼙鼓急,幾時重起郭將軍”則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英雄的追思,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和責任感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