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詔賦蜀主降唐

滿城文武欲朝天,不覺鄰師犯塞煙。 唐主再懸新日月,蜀王難保舊山川。 非干將相扶持拙,自是君臣數盡年。 古往今來亦如此,幾曾歡笑幾潸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奉詔:遵照皇帝的命令。
  • 蜀主:指蜀國的君主。
  • 降唐:向唐朝投降。
  • 文武:文官和武官,泛指官員。
  • 朝天:朝見天子,指向中央政權表示忠誠。
  • 鄰師:鄰國的軍隊。
  • 塞煙:邊塞的烽煙,指邊疆的戰事。
  • 唐主:指唐朝的皇帝。
  • 新日月:新的政權或時代。
  • 蜀王:蜀國的君主。
  • 舊山川:原有的國土。
  • 非幹:並非。
  • 將相:將軍和宰相,泛指高級官員。
  • 扶持拙:扶持不力。
  • 君臣:君主和臣子。
  • 數盡年:命運已盡,指國家的滅亡。
  • 潸然:流淚的樣子。

翻譯

全城的文官武將都渴望朝見天子,卻未察覺鄰國的軍隊已侵犯邊疆。唐朝皇帝再次掌握了新的政權,而蜀國的君主卻難以保住自己的國土。這並非因爲將軍和宰相扶持不力,而是君臣的命運已經走到了盡頭。自古至今,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,人們幾度歡笑,幾度淚流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蜀國滅亡的悲涼景象,通過對蜀國君臣命運的無奈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。詩中「滿城文武欲朝天」與「蜀王難保舊山川」形成鮮明對比,突出了蜀國的衰敗和唐朝的強盛。最後兩句「古往今來亦如此,幾曾歡笑幾潸然」,則抒發了對歷史循環往復、人生無常的深沉哀思。

牛希濟

牛希,五代詞人,隴西(今甘肅)人。詞人牛嶠之侄。早年即有文名,遇喪亂,流寓於蜀,依嶠而居。後爲前蜀主王建所賞識,任起居郎。前蜀後主王衍時,累官翰林學士、御史中丞。後唐莊宗同光三年(925),隨前蜀主降於後唐,明宗時拜雍州節度副使。 ► 1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