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江仙

渭闕宮城秦樹凋,玉樓獨上無憀。含情不語自吹簫。調清和恨,天路逐風飄。 何事乘龍人忽降,似知深意相招。三清攜手路非遙。世間屏障,彩筆畫嬌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渭闕宮城:指渭水邊的宮殿城闕,這裏特指秦朝的宮殿。
  • 秦樹凋:秦地的樹木凋零,形容秋天的景象。
  • 玉樓:華美的樓閣。
  • 無憀(liáo):無聊,無所依託。
  • 含情不語:內心充滿情感卻不言語。
  • 調清:簫聲清越。
  • 和恨:伴隨着怨恨。
  • 天路:指通往天界的道路。
  • 逐風飄:隨着風飄蕩。
  • 乘龍:指仙人或貴人乘龍而來,比喻高貴的降臨。
  • 三清: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,即玉清、上清、太清。
  • 屏障:屏風,用來遮擋或裝飾的物品。
  • 彩筆:彩色的畫筆。
  • 嬌饒:嬌豔美麗。

翻譯

渭水邊的秦朝宮城,樹木已凋零,獨自登上華美的樓閣,感到無聊。內心充滿情感卻不言語,只是自己吹起簫來。簫聲清越,伴隨着怨恨,彷彿隨着風飄向通往天界的道路。

爲何突然有貴人乘龍降臨,似乎是知曉了深意的召喚。與三清神祇攜手同行的道路並不遙遠。世間的屏風上,用彩筆畫着嬌豔美麗的圖案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日孤獨的場景,通過「渭闕宮城秦樹凋」和「玉樓獨上無憀」等句,傳達出深沉的孤寂與哀愁。詩中「含情不語自吹簫」一句,以簫聲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怨恨,簫聲隨風飄向天路,寓意着超脫塵世的嚮往。後文提到「乘龍人忽降」,象徵着希望與救贖的到來,而「三清攜手路非遙」則表達了與神靈同行的願望。結尾的「世間屏障,彩筆畫嬌饒」則以彩筆畫出的美麗圖案,暗示了現實世界的美好與虛幻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意境飄渺,展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渴望與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感悟。

牛希濟

牛希,五代詞人,隴西(今甘肅)人。詞人牛嶠之侄。早年即有文名,遇喪亂,流寓於蜀,依嶠而居。後爲前蜀主王建所賞識,任起居郎。前蜀後主王衍時,累官翰林學士、御史中丞。後唐莊宗同光三年(925),隨前蜀主降於後唐,明宗時拜雍州節度副使。 ► 1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