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題丹景山至德寺

丹景山頭宿梵宮,玉輪金輅駐虛空。 軍持無水注寒碧,蘭若有花開晚紅。 武士盡排青嶂下,內人皆在講筵中。 我家帝子傳王業,積善終期四海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丹景山:山名,具體位置不詳,可能爲當時的一處名勝。
  • 宿梵宮:宿,住宿;梵宮,指佛寺。
  • 玉輪金輅:玉輪,指月亮;金輅,古代帝王乘坐的車。這裏可能指天上的景象。
  • 軍持:佛教用語,指僧侶用的淨瓶。
  • 寒碧:指清澈寒冷的水。
  • 蘭若:佛教用語,指寺廟。
  • 晚紅:指晚霞或晚開的花。
  • 青嶂:青色的山峯。
  • 內人:宮中的女官或妃嬪。
  • 講筵:講經說法的場所。
  • 帝子:指帝王的後代。
  • 王業:指帝王的基業。
  • 積善:積累善行。
  • 四海:指天下。

翻譯

在丹景山的佛寺中過夜,玉輪和金輅彷彿停留在虛空之中。 僧侶的淨瓶中沒有水,卻注滿了寒冷的碧色,寺廟裏的花兒在晚霞中綻放出晚紅。 武士們排列在青色的山峯之下,宮中的女官和妃嬪都在講經的場所中。 我家的帝子傳承了王業,我們積累善行,終將期望天下大同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在丹景山佛寺中的所見所感,通過「玉輪金輅」、「軍持無水」等意象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。詩中「蘭若有花開晚紅」一句,既表現了寺廟的寧靜美,又暗含了對生命力頑強的讚美。結尾處提到「我家帝子傳王業,積善終期四海同」,表達了對家族榮耀的自豪以及對天下太平的深切期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崇尚,以及對國家未來的美好願景。

蜀太妃徐氏

?—926名不詳。成都(今屬四川)人徐耕之長女。唐末與其妹(一說即花蕊夫人)同爲王建所納。王建即前蜀帝位後,封爲淑妃。後主王衍時,封翊聖太妃。鹹康元年(925)隨王衍遊青城山,與其妹順聖太后歷觀諸景,賦詩唱和。是年十一月前蜀亡,與王衍等降後唐軍。次年四月,在赴洛陽途中,被殺於秦川驛。事蹟據《鑑誡錄》卷五、《蜀檮杌》卷下,參浦江清《花蕊夫人宮詞考證》。《全唐詩》存詩8首。 ► 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