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鳥二十章

· 元稹
有鳥有鳥名鷂雛,鈴子眼睛蒼錦襦。 貴人腕軟憐易臂,奮肘一揮前後呼。 俊鶻無由拳狡兔,金雕不得擒魅狐。 文王長在苑中獵,何日非熊休賣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鷂雛(yào chú):小型的鷂鷹。
  • 鈴子:形容鷂鷹的眼睛明亮如鈴。
  • 蒼錦襦(cāng jǐn rú):蒼色的錦緞製成的短衣,這裏形容鷂鷹的羽毛色彩。
  • 憐易臂:憐愛並容易馴服,可以輕易地放在手臂上。
  • 奮肘:揮動肘部,指放飛鷂鷹的動作。
  • 俊鶻(jùn hú):優秀的獵鷹。
  • 拳狡兔:用爪子捕捉狡猾的兔子。
  • 金雕:一種大型的猛禽,以捕獵能力強著稱。
  • 魅狐:狡猾的狐狸。
  • 文王:指周文王,古代著名的賢君,喜歡打獵。
  • 非熊:指傳說中的神獸,據說周文王夢見非熊,後來得到賢臣姜子牙。
  • 賣屠:賣掉或屠殺。

翻譯

有一隻名叫鷂雛的鳥,它的眼睛明亮如鈴,羽毛色彩像是蒼色的錦緞短衣。 貴人們喜歡它,因爲它容易馴服,可以輕易地放在手臂上,揮動肘部一放飛,前後呼喊着。 優秀的獵鷹無法輕易捕捉到狡猾的兔子,金雕也難以擒獲狡猾的狐狸。 文王常常在苑中打獵,何時才能像夢見非熊那樣,不再賣掉或屠殺這些珍貴的鳥獸呢?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鷂雛的描繪,展現了其美麗與易馴的特性,同時對比了其他猛禽在捕獵中的侷限。詩中提到的「文王長在苑中獵」,暗指即使是賢君也難免有殺戮之時,而「何日非熊休賣屠」則表達了對和平與保護生靈的深切期望。整首詩語言生動,意境深遠,既展現了鳥類的自然美,也蘊含了對生命的尊重與思考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

元稹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