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人四首

· 王勃
久客逢餘閏,他鄉別故人。 自然堪下淚,誰忍望征塵。
拼音

譯文

久在異鄉漂泊做客,今年又逢閏月;在他鄉與故人分別,心頭的淒涼又增幾分。 此情此景,催人淚下,誰還忍心張望那滾滾征塵呢?

注釋

餘閏,閏月。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閏九月,此時王勃客遊巴蜀。詩當作於此時。

這是《別人》組詩的第一首。這組小詩是詩人在客遊巴蜀後期,記敘他與友人分別,抒發了詩人心頭不斷增濃的思鄉懷親之情。基調低沉,充滿悲涼氣氛,但較有深度,是作者心底感情的自然流露。

賞析

這首詩寫得平淡自然而又情真意切。 開頭兩句強調詩人此時的處境,久客又是他鄉,讓人很容易想起杜甫的《登高》詩句“萬里悲秋常作客”,只是杜甫是“百年多病獨登臺”,而王勃是在“他鄉別故人”,雖然處境不像杜甫那樣悲慘淒涼,但無疑也讓人傷感萬分,正如鮑照的《代東門行》詩句“一息不相知,何況異鄉別”。當想到前方征途漫漫,困難重重,詩人更增添了幾分愁苦、悲傷,“自然堪下淚”正是詩人此時心情的真實流露。 全詩語言明白曉暢,感情真摯深厚,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馀閏:指閏月。
  • 征塵:指旅途的塵土,這裡借指旅途。

繙譯

長久客居在外又遇到了閏月,在他鄕與故人分別。自然而然就足以讓人落下眼淚,誰又忍心望著那離去時敭起的征塵呢。

賞析

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久客他鄕與故人分別時的悲傷情感。“久客”突出了離家時間之長,“逢馀閏”更增添了一種特殊的時光感。在這樣的背景下與故人分別,那種離愁別緒瘉發濃烈。“自然堪下淚”直接表達了悲傷得情不自禁落淚的狀態,而“誰忍望征塵”則寫出了不忍目睹故人遠去的那種眷戀和不捨。語言簡潔樸實,情感真摯深沉。

王勃

王勃

王勃,唐代詩人。漢族,字子安。絳州龍門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也與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齊名,齊稱“初唐四傑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傑”之冠。 ► 13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