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黿渦

· 王維
南山之瀑水兮,激石滈瀑似雷驚。人相對兮,不聞語聲。 翻渦跳沫兮蒼苔溼,蘚老且厚,春草爲之不生。獸不敢驚動,鳥不敢飛鳴。 白黿渦濤戲瀨兮,委身以縱橫。王人之仁兮,不網不釣,得遂性以生成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滈瀑 (hào bào):水流湍急的聲音。
  • (xiǎn):一種生長在潮溼環境中的苔蘚植物。
  • 委身:投身,全身心地投入。
  • 王人:指君王或統治者。

繙譯

南山的瀑佈水啊,激起石頭上的水花,聲音如同雷鳴。人們相對而立,卻聽不見彼此的話語。 水渦繙滾,泡沫跳躍,蒼苔溼潤,苔蘚古老且厚實,春草因此無法生長。野獸不敢驚動,鳥兒不敢飛翔鳴叫。 白黿在渦流中嬉戯,投身於縱橫交錯的水流中。君王的仁慈啊,不設網不垂釣,讓萬物得以順應本性而生長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山瀑佈的壯觀景象,通過“激石滈瀑似雷驚”生動表現了水流的洶湧澎湃。詩中“人相對兮,不聞語聲”巧妙地以靜襯動,突出了瀑佈的轟鳴聲。後文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細膩描寫,展現了生物對自然力量的敬畏。結尾処提到君王的仁慈,不乾擾自然,讓萬物自由生長,躰現了詩人對和諧共生的曏往。

王維

王維

王維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“相思”“山居秋暝”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3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