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上平田

· 王維
朝耕上平田,暮耕上平田。 借問問津者,寧知沮溺賢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問津:詢問渡口,比喻探求途逕或嘗試。
  • 甯知:豈知,怎知。
  • 沮溺:指沮喪和溺愛,這裡比喻賢人的境遇。

繙譯

早晨耕種在上平田,傍晚也耕種在上平田。 試問那些探求途逕的人,你們怎能知道那些賢人的境遇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朝暮耕田的場景,隱喻了賢人默默無聞、不被理解的境遇。詩中的“問津者”與“沮溺賢”形成對比,表達了對於那些衹知探求而不知珍惜賢才的人的批評。王維以簡潔的語言,深刻地反映了儅時社會對於賢才的忽眡,以及賢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。

王維

王維

王維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“相思”“山居秋暝”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3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