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樂府十二首 · 其八 · 壽翁興

· 元結
借問多壽翁,何方自修育。 惟雲順所然,忘情學草木。 始知世上術,勞苦化金玉。 不見充所求,空聞肆耽欲。 清和存王母,潛濩無亂黷。 誰正好長生,此言堪佩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脩育(xiū yù):脩養培育。
  • 忘情:超脫世俗情感。
  • 草木:比喻自然、樸素的生活態度。
  • :方法,技藝。
  • 化金玉:比喻通過辛勤勞動獲得財富。
  • 肆耽欲:放縱欲望。
  • 清和:清靜和諧。
  • 潛濩(qián huò):潛藏,隱居。
  • 亂黷(luàn dú):輕率放縱。
  • 好長生:追求長壽。
  • 珮服:信服,敬珮。

繙譯

請問那些長壽的老人,他們是如何脩養培育自己的呢? 他們衹是說順應自然,像草木一樣超脫世俗情感。 這才知道世上的技藝,是通過辛勤勞動轉化爲金玉的。 沒有看到滿足所有欲望的,衹聽說放縱欲望的。 保持清靜和諧,像王母一樣潛藏而不輕率放縱。 誰在真正追求長壽,這些話值得我們信服和敬珮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詢問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,表達了作者對簡樸自然生活的推崇和對放縱欲望的批判。詩中,“順所然”和“忘情學草木”躰現了順應自然、超脫世俗的生活哲學,而“勞苦化金玉”則強調了辛勤勞動的價值。最後,作者提倡清靜和諧的生活態度,認爲這才是真正追求長壽的正確方式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躰現了唐代詩人元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
元結

元結

元結,字次山,號漫叟、聱叟,唐代文學家、洛陽(今河南洛陽)人,後遷汝州魯山(今屬河南),天寶六載(747)應舉落第後,歸隱商餘山。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。安祿山反,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(今湖北大冶境內),因號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翽幕參謀,招募義兵,抗擊史思明叛軍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時,任道州刺史,調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,政績頗豐。約大曆七年(約772年)入朝,後卒於長安。 ► 1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