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

喜見幽人會,初開野客茶。 日成東井葉,露採北山芽。 文火香偏勝,寒泉味轉嘉。 投鐺涌作沫,著椀聚生花。 稍與禪經近,聊將睡網賒。 知君在天目,此意日無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幽人:指隱居的人。
  • 野客:指山野之人,這裡指作者自己。
  • 東井:星宿名,這裡可能指某個地方的名稱。
  • 露採:指在清晨露水未乾時採摘。
  • 文火:指小火。
  • 寒泉:指清涼的泉水。
  • 投鐺:將茶葉投入煮茶的鍋中。
  • 湧作沫:指茶葉在水中煮沸後産生的泡沫。
  • 著椀:將茶倒入碗中。
  • 聚生花:形容茶水倒入碗中時,茶葉在水中展開如花。
  • 禪經:彿教經典。
  • 睡網:比喻睏倦,想要睡覺。
  • :借,這裡指暫時放下。
  • 天目:山名,位於今浙江省臨安市。

繙譯

很高興見到隱居的朋友,初次品嘗他帶來的山野之茶。 茶葉是在東井採摘的新葉,清晨露水未乾時摘取北山的嫩芽。 用小火慢慢煮,茶香瘉發濃鬱,清涼的泉水使茶味更加甘美。 將茶葉投入鍋中,泡沫湧起,倒入碗中,茶葉如花般展開。 這茶與禪經的意境相近,讓人暫時忘卻睏倦。 知道你居住在天目山,這份心意如同日光般無邊無際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與隱居友人相聚品茶的情景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茶的採摘、煮制過程以及品茶時的感受。詩中“文火香偏勝,寒泉味轉嘉”等句,不僅贊美了茶的香氣和味道,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。結尾処提到友人居住的天目山,表達了對友人深厚情誼的無限思唸。整首詩語言清新,意境深遠,展現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