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箬溪(ruò xī):地名,位於今浙江省。
- 朝雨:早晨的雨。
- 天台:山名,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,是中國佛教名山之一。
- 東風便:東風帶來的便利或機會。
- 靈山:指仙境或佛教聖地。
- 汗漫:廣闊無邊。
- 仙石:神話中仙人所居或所用的石頭。
- 莓苔:青苔。
- 人間世:指現實世界。
翻譯
箬溪的早晨雨已停歇,雲彩的顏色彷彿天台山。 應該是東風帶來的便利,吹拂着從海上而來。 在靈山中游歷,廣闊無邊,仙石旁長滿了青苔。 不小心來到了人間世界,已經多年還未及早返回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天台山的懷念與嚮往。詩中,「箬溪朝雨散,雲色似天台」以雨後的雲色比喻天台山的景象,表達了對天台山的深切思念。後文通過「東風便」、「靈山遊汗漫」等詞句,構建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,展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。結尾的「誤到人間世,經年不早回」則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無奈和對仙境的留戀,體現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矛盾的深刻感受。

僧皎然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
► 485篇诗文
僧皎然的其他作品
- 《 送演上人之撫州覲使君叔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夜過康錄事造會兄弟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送稟上人遊越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陸羽歸龍山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奉陪楊使君頊送段校書赴南海幕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奉送陸中丞長源詔徵入朝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送僧遊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春夜賦得漉水囊歌送鄭明府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