杼山禪居寄贈東溪吳處士馮一首
青雲何潤澤,下有賢人隱。
路入菱湖深,跡與黃鶴近。
野風吹白芷,山月搖清軫。
詩祖吳叔庠,致君名不盡。
身當青山秀,文體多郢聲。
澄澈湘水碧,泬寥楚山青。
時人格不同,至今罕知名。
昔賢敦師友,此道君獨行。
既得廬霍趣,乃高雷遠情。
別時春風多,掃盡雪山雪。
爲君中夜起,孤坐石上月。
悠然遺塵想,邈矣達性說。
故人不在茲,幽桂惜未結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杼山:山名,位於今浙江省湖州市。
- 禪居:指僧人或隱士的居所。
- 處士:古代稱有學問而未出仕的人。
- 菱湖:地名,可能指湖州的一個湖泊。
- 黃鶴:指黃鶴樓,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,此處可能比喻高遠。
- 白芷:一種香草,學名爲Angelica dahurica。
- 清軫:軫,古代車後橫木,借指車輛;清軫,指清雅的車聲。
- 吳叔庠:吳均,字叔庠,南朝梁文學家,以詩文著稱。
- 郢聲:郢,古代楚國的都城,此處指楚地的音樂或詩歌。
- 湘水:指湘江,流經湖南。
- 泬寥:形容山勢高聳、空曠。
- 廬霍:廬山和霍山,分別位於江西和安徽,此處指山水之美。
- 雷遠:雷,指雷州,今廣東雷州半島;遠,指遠方。
- 雪山:可能指高山上的積雪。
- 塵想:塵世的思緒。
- 達性說:達觀的人生觀。
- 幽桂:幽深的桂樹,比喻隱居的賢人。
翻譯
青雲爲何如此潤澤,因爲下面有賢人隱居。 小路深入菱湖的深處,蹤跡接近黃鶴樓的高遠。 野風輕拂着白芷,山月搖曳着清雅的車聲。 詩的祖先是吳叔庠,他的名聲至今未盡。 身處青山之間,文體多帶有楚地的音樂色彩。 清澈的湘水碧綠,高聳的楚山青翠。 當時的人們風格各異,至今很少有人知名。 昔日的賢人推崇師友之道,這種道義只有你獨行。 既然得到了廬山和霍山的趣味,就更加嚮往雷州的遠方。 分別時春風正盛,掃盡了雪山上的積雪。 爲了你,我半夜起身,孤獨地坐在石上的月光下。 悠然忘卻塵世的思緒,遙望那達觀的人生觀。 故人已不在此地,幽深的桂樹仍未結出果實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居賢人的高潔情操和詩人對其的深切懷念。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,如「青雲」、「菱湖」、「白芷」、「山月」等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。同時,通過對「吳叔庠」、「郢聲」等文化符號的引用,表達了對古代文化和賢人的敬仰。詩的結尾,以「幽桂未結」寓意賢人的離去,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,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友情的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