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陸使君長源夏月遊太湖
庾公心曠遠,府事局耳目。
遂與南湖遊,虛襟滌煩燠。
始知皇天意,積水在亭育。
細流信不讓,動物欣所蓄。
萬頃合天容,洗然無雲族。
峭茜矚仙嶺,超遙隨明牧。
知公愛澄清,波靜氣亦肅。
已見橫流極,況聞長鯨戮。
中洲暫採蘋,南郡思剖竹。
向夕分好風,飄然送歸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庾公:指庾亮,東晉名臣,以清談和文學著稱。
- 府事局耳目:指處理政務,關注時事。
- 南湖:指太湖,位於江蘇省南部。
- 虛襟:心胸開闊。
- 滌煩燠:消除煩惱和炎熱。
- 亭育:養育,培育。
- 細流:小溪流。
- 蓄:積蓄,容納。
- 天容:天空的景象。
- 洗然:清澈明亮的樣子。
- 雲族:雲朵。
- 峭茜:險峻而美麗。
- 矚:注視,觀看。
- 明牧:賢明的牧守,指地方長官。
- 澄清:清澈平靜。
- 橫流:氾濫的水流,比喻混亂無序。
- 長鯨戮:比喻消滅了巨大的禍害。
- 採蘋:採摘蘋草,古代的一種風俗。
- 剖竹:分竹,比喻處理政務。
- 好風:和風,順風。
- 歸舳:歸舟,回家的船。
翻譯
庾公心胸開闊,處理政務關注時事。於是與南湖遊玩,心胸開闊消除煩惱和炎熱。這才知道皇天的意願,亭育之中積水細流,細小的溪流也不拒絕,動物們欣然在這裏積蓄。萬頃水面映照天空,清澈明亮無雲朵。險峻而美麗的仙嶺引人注目,隨着賢明的牧守遠眺。知道公愛清澈平靜,波靜氣亦肅。已經看到混亂無序到了極點,何況聽到巨大的禍害已被消滅。在中洲採摘蘋草,南郡思量處理政務。傍晚時分和風習習,飄然送我歸舟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與陸使君一同遊太湖的情景,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清靜自然、遠離塵囂的嚮往。詩中「萬頃合天容,洗然無雲族」等句,以宏大的視角展現了太湖的壯闊與清澈,體現了作者開闊的心胸和對自然的敬畏。同時,詩中也隱含了對時政的關切和對清明政治的期望,如「已見橫流極,況聞長鯨戮」等句,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,也表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唐代詩人皎然的高超詩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