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經年:經過一整年。
- 澆時:澆水的時間。
- 嫩綠:鮮嫩的綠色。
- 殘黃:殘留的黃色。
- 故枝:舊有的枝條。
- 色經寒不動:顏色經過寒冷也不改變。
- 聲與靜相宜:聲音與靜謐的環境相得益彰。
- 愛護出常數:愛護的程度有規律。
- 稀稠:指竹子的疏密程度。
- 貧來緣未有:因爲貧窮而來,卻沒有得到。
- 客散獨行遲:客人散去後,獨自一人行走緩慢。
翻譯
這個地方原本沒有竹子,是從遠處的山寺移植過來的。 經過一整年尋找養護的方法,隔幾天就記下澆水的時間。 鮮嫩的綠色捲曲着新葉,殘留的黃色在舊枝上逐漸消失。 顏色即使在寒冷中也不改變,聲音與靜謐的環境非常和諧。 愛護的程度有規律,竹子的疏密程度自己也能感知。 因爲貧窮而來,卻沒有得到,客人散去後,獨自一人行走緩慢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的情景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竹子的生長過程及其與環境的和諧共存。詩中「嫩綠卷新葉,殘黃收故枝」生動描繪了竹子的新生與舊葉的凋落,而「色經寒不動,聲與靜相宜」則進一步以竹子的堅韌和靜謐之美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。結尾處的「貧來緣未有,客散獨行遲」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,使得整首詩在讚美自然的同時,也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