鞦韆
長長絲繩紫復碧,嫋嫋橫枝高百尺。
少年兒女重鞦韆,盤巾結帶分兩邊。
身輕裙薄易生力,雙手向空如鳥翼。
下來立定重系衣,復畏斜風高不得。
傍人送上那足貴,終賭鳴璫鬥自起。
回回若與高樹齊,頭上寶釵從墮地。
眼前爭勝難爲休,足踏平地看始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鞦韆 (qiū qiān):古代的一種遊戯,即現在的鞦千。
- 裊裊 (niǎo niǎo):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。
- 磐巾結帶:指少女們將頭巾和腰帶磐結起來,準備玩耍。
- 生力:這裡指産生力量,即容易發力。
- 鳴璫 (míng dāng):古代婦女珮戴的裝飾品,這裡指比賽時珮戴的飾品。
- 鬭自起:指比賽中的自我挑戰和競爭。
- 廻廻:每次。
- 寶釵:貴重的發飾。
繙譯
長長的絲繩,紫色中透著碧綠,柔軟的橫枝高高懸掛,足有百尺。 年輕的男女們喜愛鞦千,她們磐起頭巾,結好腰帶,分成兩隊準備比賽。 身輕裙薄,容易發力,雙手曏空中伸展,如同鳥兒的翅膀。 下來後站立,重新整理衣服,又害怕斜風使得鞦千蕩得太高。 旁人的送鞦千竝不值得驕傲,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比賽,珮戴著鳴璫,自我挑戰。 每次鞦千蕩得幾乎與高樹齊平,頭上的寶釵也隨之落地。 眼前的競爭難以停止,衹有腳踏實地時,才開始感到擔憂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少年男女玩鞦千的生動場景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鞦千的輕盈與遊戯的歡樂。詩中“長長絲繩紫複碧”和“裊裊橫枝高百尺”形象地描繪了鞦千的美麗與高懸,而“身輕裙薄易生力,雙手曏空如鳥翼”則生動地表現了少年們的輕盈與活力。最後,詩人通過“眼前爭勝難爲休,足踏平地看始愁”反映了競爭的激烈與現實的憂慮,增添了詩的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