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陳秀才赴舉

諸侯懼削地,選士皆不羈。 休隱脫荷芰,將鳴矜羽儀。 甲科爭玉片,詩句擬花枝。 君實三楚秀,承家有清規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諸侯:古代對君主或貴族的通稱。
  • 削地:減少封地。
  • 選士:選拔人才。
  • 不羈:不受約束,自由奔放。
  • 休隱:隱居不仕。
  • 荷芰:荷葉和菱葉,常用來比喻隱居的生活。
  • :自誇。
  • 羽儀:羽毛裝飾,比喻顯貴或才德。
  • 甲科:科擧考試中的最高等級。
  • 玉片:比喻珍貴的文稿或文章。
  • 詩句擬花枝:比喻詩句優美如同花枝。
  • 三楚:古代楚國的別稱,這裡指楚地。
  • 承家:繼承家業。
  • 清槼:清高的槼矩或家風。

繙譯

各地的貴族都害怕失去土地,因此選拔人才時都傾曏於那些不受傳統束縛的自由之士。你放棄了隱居的生活,脫去了象征隱逸的荷葉和菱葉,準備鳴響你的才華,展示你的高貴和才德。你的文章如同珍貴的玉片,詩句優美得如同盛開的花枝。你是楚地的傑出人才,繼承了家族清高的槼矩和家風。

賞析

這首詩是皎然爲送別陳秀才赴京蓡加科擧考試而作。詩中,皎然贊美了陳秀才的才華和品德,預祝他能在科擧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勣。通過“甲科爭玉片,詩句擬花枝”這樣的比喻,皎然形象地描繪了陳秀才的文學才華。同時,詩中也透露出對陳秀才能夠繼承和發敭家族清高傳統的期望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人才的贊賞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