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匹馬:單獨一匹馬。
- 岐路:分岔的道路。
- 大澤:廣闊的湖泊或沼澤地。
- 長亭:古代設在路旁的亭子,常用作行人休息或送別之地。
- 湘水:即湘江,位於今湖南省。
翻譯
夕陽下,獨自歸去的旅人,空曠的山谷中只有一匹馬在嘶鳴。 古關之外,景象蕭條,岔路分向東西。 廣闊的湖泊上雲霧沉沉,長亭邊雨聲淒涼。 你若回到湘江之畔,寒夜中將滿是猿猴的哀啼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旅人在黃昏時分孤獨歸途中的所見所感。詩中通過「落日」、「空山」、「匹馬嘶」等意象,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。後兩句通過對「大澤」、「長亭」的描寫,進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寂寞與淒涼。結尾預想友人歸途中的情景,以「寒夜滿猿啼」作結,既增添了詩的意境,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不捨之情。

僧皎然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
► 485篇诗文
僧皎然的其他作品
- 《 早春書懷寄李少府仲宣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贈烏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戲贈吳馮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說友人岑元和見懷因敘相思之志以寄焉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別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晚春尋桃源觀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荅豆盧居士春夜遊東園見懷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