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妾薄命

薄命頭欲白,頻年嫁不成。 秦娥未十五,昨夜事公卿。 豈有機杼力,空傳歌舞名。 妾專修婦德,媒氏卻相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機杼(zhù):指織佈機,這裡比喻女子的才藝或能力。
  • 媒氏:指媒人,負責婚姻介紹的人。

繙譯

命運多舛,我的頭發都快白了,多年來一直未能嫁出去。 秦地的女子還未滿十五嵗,昨天夜裡就已經侍奉公卿了。 我哪裡有織佈的才能,徒有歌舞的名聲。 我專心脩鍊婦德,但媒人卻對我輕眡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表達了女子對命運的不滿和對社會現實的無奈。詩中,“薄命頭欲白”一句,既描繪了女子的悲慘境遇,又暗示了她的無奈與哀愁。而“秦娥未十五,昨夜事公卿”則通過對比,突出了女子因年齡和地位的差異而遭受的不公。最後兩句“妾專脩婦德,媒氏卻相輕”,更是直抒胸臆,表達了女子對社會偏見的憤懣和對自身價值的堅持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女子的內心世界和對命運的抗爭。

王貞白

王貞白,字有道,號靈溪,信州永豐(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)人。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。唐乾寧二年(公元895年)登進士,七年後(公元902年)授職校書郎,嘗與羅隱、方幹、貫休同唱和。著有《靈溪集》7卷行世,今編詩一卷。其名句“一寸光陰一寸金”,至今民間廣爲流傳。南唐中興元年(公元958年),王貞白病卒於故里,時值樑代,朝廷敕贈王貞白爲光祿大夫“上柱國公”封號,建立“道公祠”,葬於廣豐區城西門外城壕畔。 ► 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