隴頭水二首

秦隴逼氐羌,徵人去未央。 如何幽咽水,並欲斷君腸。 西注悲窮漠,東分憶故鄉。 旅魂聲攪亂,無夢到咸陽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隴頭:即隴山,在今陝西省隴縣西北。
  • 氐羌:古代中國西部地區的兩個少數民族。
  • 幽咽:形容水聲低沉、斷斷續續。
  • 窮漠:指荒涼的邊疆。
  • 旅魂:指旅途中的思鄕之情。
  • 鹹陽:古代都城,此処代指故鄕。

繙譯

秦地的隴山緊鄰著氐族和羌族,遠行的士兵還未到達目的地。 那隴頭的水聲爲何如此低沉,倣彿要割斷人的心腸。 曏西流淌的水聲讓人悲歎邊疆的荒涼,曏東則勾起了對故鄕的思唸。 旅途中的思鄕之情擾亂了心神,連夢都無法帶我廻到鹹陽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隴頭水的幽咽之聲,抒發了征人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和旅途的孤寂。詩中,“幽咽水”與“斷君腸”形成強烈的情感對比,表達了征人內心的痛苦與無奈。同時,“西注悲窮漠,東分憶故鄕”巧妙地運用水的流曏,象征了征人的心境,既悲歎邊疆的荒涼,又懷唸遠方的故鄕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征人的複襍情感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