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
不逐城東遊俠兒,隱囊紗帽坐彈棋。
蜀中夫子時開卦,洛下書生解詠詩。
藥闌花徑衡門裏,時復據梧聊隱几。
屏風誤點惑孫郎,團扇草書輕內史。
故園高枕度三春,永日垂帷絕四鄰。
自想蔡邕今已老,更將書籍與何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隱囊(yǐn náng):隱居時用的囊。
- 紗帽:古代官員或士人所戴的一種輕便帽子。
- 彈棋:古代的一種棋類遊戲。
- 蜀中夫子:指蜀地的學者。
- 開卦:指卜卦。
- 洛下書生:指洛陽的學者。
- 藥闌:藥園的欄杆。
- 花徑:花間的小路。
- 衡門:簡陋的門。
- 據梧:依靠梧桐樹。
- 隱几:隱居時用的几案。
- 屏風誤點:指屏風上的畫被誤點,這裏比喻藝術上的失誤。
- 惑孫郎:使孫郎迷惑,孫郎指三國時期的孫權。
- 團扇草書:在團扇上用草書體寫字。
- 輕內史:輕視內史,內史是古代官職,這裏指書法藝術。
- 高枕:安枕無憂,形容生活安逸。
- 度三春:度過三個春天,即三年。
- 垂帷:放下帷幕,指隱居。
- 絕四鄰:與四周的鄰居隔絕。
- 蔡邕(cài yōng):東漢時期的文學家、書法家。
翻譯
不願追隨城東的遊俠兒,寧願戴着隱囊紗帽,坐着彈棋。 蜀中的學者時常開卦卜算,洛陽的書生則擅長吟詩。 在藥園的欄杆和花間小路之間,簡陋的門裏,時常依靠梧桐樹,隱居時用的几案上。 屏風上的畫被誤點,迷惑了孫郎,團扇上的草書輕視了內史。 在故園中安枕無憂地度過了三個春天,整日放下帷幕,與四周的鄰居隔絕。 自想蔡邕如今已老,更將書籍傳給何人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維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化傳承的憂慮。詩中通過對不同地域學者活動的對比,展現了詩人對知識與藝術的尊重。後半部分則通過描繪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對蔡邕的懷念,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深切關注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體現了王維詩歌的典型風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