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李十六岐
鍊丹文武火未成,賣藥販履俱逃名。
出谷迷行洛陽道,乘流醉臥滑臺城。
城下故人久離怨,一歡適我兩家願。
朝飲杖懸沽酒錢,暮餐囊有松花飯。
於何車馬日憧憧,李膺門館爭登龍。
千賓揖對若流水,五經發難如叩鐘。
下筆新詩行滿壁,立談古人坐在席。
問我草堂有臥雲,知我山儲無儋石。
自耕自刈食爲天,如鹿如麋飲野泉。
亦知世上公卿貴,且養丘中草木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鍊丹:煉製丹藥,古代道士追求長生不老的一種修煉方式。
- 文武火:煉丹時的火候,文火指小火,武火指大火。
- 販履:賣鞋。
- 逃名:逃避名聲,指隱居不問世事。
- 出谷:離開山谷,指離開隱居之地。
- 迷行:迷路。
- 滑臺城:古代地名,今河南省滑縣。
- 離怨:離別的怨恨。
- 沽酒錢:買酒的錢。
- 松花飯:用松花粉製作的飯,古代隱士的食物。
- 憧憧:形容車馬往來頻繁的樣子。
- 李膺: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,門下弟子衆多。
- 登龍:比喻得到高人的賞識或提拔。
- 揖對:行禮對話。
- 五經:指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五部儒家經典。
- 發難:提出難題。
- 叩鐘:敲鐘,比喻學問深厚,能解答難題。
- 草堂:隱士的居所。
- 臥雲:比喻隱居。
- 山儲:山中的儲備,指隱居生活所需的物資。
- 儋石:古代計量單位,比喻物資豐富。
- 自耕自刈:自己耕種,自己收割。
- 如鹿如麋:比喻生活簡樸,像野獸一樣自然。
- 公卿貴:指高官顯貴。
- 丘中:山丘之中,指隱居的地方。
- 草木年:指隱居生活的歲月。
翻譯
煉製丹藥的火候尚未掌握,賣藥和販鞋都逃避了名聲。離開隱居的山谷,迷路在洛陽的道路上,乘船醉臥在滑臺城。城下有久別的老友,他們的離別之怨,一次歡聚滿足了我們雙方的願望。早晨飲酒,拄着柺杖去沽酒,晚上吃飯,囊中有松花飯。爲何車馬日日繁忙,李膺的門館爭相登龍。千賓行禮對話如流水,五經發問如敲鐘。新詩寫滿牆壁,立談中古人坐在席上。問我草堂中有臥雲,知我山中儲備無多。自耕自刈以食爲天,如鹿如麋飲野泉。也知世上的公卿顯貴,且養在山中的草木歲月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季友隱居生活的情景,表達了他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。詩中通過對比煉丹、販履與隱居生活的不同,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。同時,通過對李膺門館的繁忙與自己草堂的寧靜的對比,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外界紛擾的淡漠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