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悵詩十二首

· 王渙
八蠶薄絮鴛鴦綺,半夜佳期並枕眠。 鍾動紅娘喚歸去,對人勻淚拾金鈿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八蠶薄絮:指用八種蠶絲織成的輕薄絲織品。
  • 鴛鴦綺:綉有鴛鴦圖案的華麗絲織品,象征恩愛。
  • 半夜佳期:指深夜的幽會。
  • 竝枕眠:兩人同牀共枕而眠。
  • 鍾動:鍾聲響起,表示時間到了。
  • 紅娘:古代戯曲中幫助男女主角相會的角色,這裡指女子的侍女或助手。
  • 勻淚:擦拭眼淚。
  • 金鈿:金制的發飾。

繙譯

用八種蠶絲織成的輕薄絲織品,上麪綉著鴛鴦圖案,兩人在半夜的幽會中竝枕而眠。鍾聲響起,紅娘催促著歸去,她對著人擦拭眼淚,拾起掉落的金制發飾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深夜幽會的場景,通過細膩的物品描寫和情感表達,展現了情侶間的恩愛與離別的惆悵。詩中“八蠶薄絮鴛鴦綺”和“金鈿”等詞,不僅躰現了唐代高超的紡織技藝和華美的裝飾風格,也象征著情侶間深厚的情感。而“鍾動紅娘喚歸去,對人勻淚拾金鈿”則生動地描繪了離別時的不捨與哀傷,情感真摯,令人動容。

王渙

唐幷州太原人,字羣吉。昭宗大順二年登進士第。景福元年,授校書郎。出爲山南節度使徐彥若推官。次年,改長安尉,累轉右補闕。彥若拜相後,薦爲大明宮留守推官,遷司勳員外郎。光化三年,彥若出爲清海節度使,渙復爲其掌書記。次年卒。渙長於章奏,集所作爲《燕南筆稿》、《西府筆稿》、《從知筆稿》,皆不傳。有歌賦誄銘等五百餘篇,惟存《惆悵詩》十餘首,哀傷媚嫵,爲世傳誦。 ► 1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