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樂天

· 元稹
放鶴在深水,置魚在高枝。 升沈或異勢,同謂非所宜。 君爲邑中吏,皎皎鸞鳳姿。 顧我何爲者,翻侍白玉墀。 昔作芸香侶,三載不暫離。 逮茲忽相失,旦夕夢魂思。 崔嵬驪山頂,宮樹遙參差。 祗得兩相望,不得長相隨。 多君歲寒意,裁作秋興詩。 上言風塵苦,下言時節移。 官家事拘束,安得攜手期。 願爲雲與雨,會合天之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:答謝。
  • 樂天:白居易的字。
  • 升沈:升遷與沉淪,指官場的起伏。
  • 邑中吏:指地方官員。
  • 皎皎:明亮的樣子。
  • 鸞鳳姿:比喻高貴的氣質。
  • 翻侍:翻轉侍奉,指地位的變化。
  • 白玉墀:白玉臺階,指皇宮。
  • 芸香侶:指同爲文人的朋友。
  • 崔嵬:高大的樣子。
  • 驪山:山名,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。
  • 參差:不齊的樣子。
  • 祗得:只能。
  • 多君:讚美你。
  • 歲寒意:比喻在困境中堅持的意志。
  • 秋興詩:描寫秋天景色的詩。
  • 風塵苦:指旅途的艱辛。
  • 時節移:時間的流逝。
  • 官家事:指公務。
  • 會合:相聚。

翻譯

將鶴放養在深水之中,將魚安置在高高的枝頭。 它們或升或沉,命運各異,但都非其所宜。 你是城中的官員,氣質高貴如鸞鳳。 而我又是何人,竟能侍奉在皇宮的白玉臺階旁。 過去我們曾是文友,三年間未曾分離。 如今忽然分別,日夜思念不已。 驪山高聳,宮中的樹木遙遙參差。 我們只能遠遠相望,不能長久相伴。 讚美你在困境中堅持的意志,你寫下了秋天的詩篇。 詩中上言旅途的艱辛,下言時間的流逝。 公務束縛,怎能期待攜手同行。 願我們如雲雨般相聚,在天際相會。

賞析

這首詩是元稹對白居易的答謝之作,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官場生涯的感慨。詩中通過「放鶴」與「置魚」的比喻,形象地描繪了官場的起伏與不適。詩人回憶與白居易的深厚友誼,感慨時光的流逝和現實的束縛。結尾處,詩人以雲雨相會的美好願望,寄託了對未來相聚的深切期盼。整首詩情感真摯,意境深遠,展現了元稹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