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樓怨

香幃風動花入樓,高調鳴箏緩夜愁。 腸斷關山不解說,依依殘月下簾鉤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香幃(wéi):帶有香氣的帳幕。
  • 高調:指音樂的調子高亢。
  • 鳴箏:彈奏箏,一種古代樂器。
  • :緩解,減輕。
  • 腸斷:形容極度悲傷。
  • 關山:邊塞的山川,這裏指邊疆的遙遠和艱險。
  • 解說:解釋,說明。
  • 依依:依戀不捨的樣子。
  • 殘月:即將消失的月亮。
  • 簾鉤:掛簾子的鉤子。

翻譯

香帳隨風輕輕搖曳,花瓣飄入樓中,高亢的箏聲在夜空中迴盪,試圖緩解那深沉的憂愁。 心碎於那遙遠的邊關山川,無法言說,只能依戀不捨地望着殘月,漸漸沉下簾鉤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青樓中的孤寂與哀愁。詩中,「香幃風動花入樓」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春夜的靜謐與美麗,而「高調鳴箏緩夜愁」則透露出女子試圖以音樂來排遣內心的苦悶。後兩句「腸斷關山不解說,依依殘月下簾鉤」更是深刻地表達了女子對遠方邊關的思念與無法言說的痛苦,殘月與簾鉤的意象更增添了詩的淒涼與哀婉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動人。

王昌齡

王昌齡

王昌齡,字少伯,山西太原人。盛唐著名邊塞詩人,後人譽爲“七絕聖手”。早年貧賤,困於農耕,年近不惑,始中進士。初任祕書省校書郎,又中博學宏辭,授汜水尉,因事貶嶺南。與李白、高適、王維、王之渙、岑參等交厚。開元末返長安,改授江寧丞。被謗謫龍標尉。安史亂起,爲刺史閭丘曉所殺。其詩以七絕見長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,有“詩家夫子王江寧”之譽。 ► 20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