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和歌辭從軍行三首

· 王维
旌甲從軍久,風雲識陣難。 今朝韓信計,日下斬成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旌甲(jīng jiǎ):旌旗和鎧甲,指軍隊的裝備。
  • 日下:指京都。
  • 成安:指成安君,古代秦國的一位將領,這裏泛指敵軍將領。

翻譯

旌旗和鎧甲隨着軍隊征戰已久,風雲變幻中識破敵陣實屬不易。 今日仿效韓信的計謀,京都將要斬殺敵軍的成安君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從軍征戰的艱辛與智謀的重要性。詩中,「旌甲從軍久」一句,既展現了戰爭的漫長,也暗示了戰士們的堅韌不拔。而「風雲識陣難」則強調了戰場上形勢的複雜多變,以及識破敵陣的困難。後兩句提到韓信的計謀,表達了對於智謀的推崇,同時也預示了即將到來的勝利,顯示了詩人對於戰爭勝利的期待和信心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通過對戰爭場面的描繪,傳達了對於智勇之士的讚美和對勝利的渴望。

王维

王維(701年-761年,一說699年—761年)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蘇軾評價其:“味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”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6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