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行十首

· 元稹
慘切風雨夕,沉吟離別情。 燕辭前日社,蟬是每年聲。 暗淚深相感,危心亦自驚。 不如元不識,俱作路人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慘切:淒慘悲切。
  • 沉吟:深思,這裡指沉思吟味。
  • 離別情:離別的情感。
  • 燕辤前日社:燕子離開了前些日子的社日(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一般在春分前後)。
  • 蟬是每年聲:蟬鳴是每年都會聽到的聲音。
  • 暗淚:媮媮流下的淚水。
  • 危心:憂懼的心情。
  • 元不識:原本就不相識。
  • 俱作路人行:都像路人一樣各自前行。

繙譯

在淒慘悲切的風雨之夜,我沉思著離別的情感。 燕子已經離開了前些日子的社日,而蟬鳴依舊是每年都會聽到的聲音。 媮媮流下的淚水深深地感受到了悲傷,憂懼的心情也自然地被驚動。 倒不如我們原本就不相識,都像路人一樣各自前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風雨之夜的淒涼景象,通過燕子離去和蟬鳴的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深切感受。詩中“暗淚深相感,危心亦自驚”巧妙地將內心的悲傷和憂懼表達出來,而結尾的“不如元不識,俱作路人行”則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淡漠,反映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脆弱和無常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元稹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