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昌山峽遇雨

· 郭奎
山雨凍欲雪,誰憐被褐徒。 手持和氏璧,袖有太公符。 勳業歸明主,衰遲笑腐儒。 年年此時候,行役在長途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被褐徒:穿著粗佈衣服的人,指貧寒之士。
  • 和氏璧:古代著名的美玉,這裡比喻珍貴的人才或寶物。
  • 太公符:指薑太公的兵符,象征著權力和軍事才能。
  • 腐儒:指迂腐無用的讀書人。

繙譯

山中的雨冷得像要下雪一樣,誰會憐憫那些穿著粗佈衣服的貧寒之士呢? 我手中握著如同和氏璧般珍貴的人才,袖子裡藏著象征權力的太公符。 我的功業將歸於明君,而我自己卻在衰老中嘲笑那些迂腐無用的讀書人。 每年這個時候,我都在漫長的旅途中奔波勞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寒冷的山雨中,一位懷才不遇的士人形象。詩中通過“和氏璧”和“太公符”的比喻,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和抱負的自信,同時“腐儒”一詞則透露出對儅時社會某些讀書人的不滿。最後兩句反映了詩人常年在外奔波的艱辛生活,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自嘲的情緒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。

郭奎

元明間廬州府巢縣人,字子章。元末從餘闕治經,闕屢稱之。朱元璋起江淮,奎歸之,從事幕府。朱文正爲大督開府南昌,命奎參其軍事。後文正未得封賞,態度失常,得罪太祖,奎連累坐誅。有《望雲集》。 ► 22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