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嘗君墓

· 陳璉
薛城城南秋草綠,颯颯悲風撼林木。 荒涼古冢臨道隅,躑躅哀歌起樵牧。 憶昔田文當國時,好賢下士思有爲。 西行幾乎遭虎口,賴有狐裘獻幸姬。 東歸不復圖忠義,一旦忘齊遽歸魏。 可憐身死骨未寒,諸子紛爭覆宗祀。 當時門下客三千,錦衣珠履猶神仙。 雞鳴狗盜衆誇詡,爭似馮生魏子賢。 淒涼舊事逾千載,冢內珍藏竟何在。 我來弔古謾登臨,追悼英風發長慨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孟嘗君:戰國時期齊國貴族,以養士聞名。
  • 薛城:古地名,孟嘗君的封地。
  • 颯颯:形容風聲。
  • 躑躅:徘徊不前。
  • 田文:孟嘗君的名字。
  • 好賢下士:喜歡賢能的人,謙卑地對待士人。
  • 狐裘:狐狸皮制成的衣服,這裡指孟嘗君用以賄賂秦國幸姬的禮物。
  • 幸姬:寵愛的姬妾。
  • 雞鳴狗盜:指孟嘗君門下的食客,能做些小媮小摸的事情。
  • 馮生魏子:指孟嘗君門下的賢士馮驩和魏無忌。

繙譯

薛城城南鞦草綠,悲風颯颯搖動林木。 荒涼的古墓靠近路旁,樵夫和牧童在此徘徊哀歌。 廻憶起田文儅政時,他喜歡賢能的人,謙卑地對待士人,思有所爲。 西行幾乎遭遇虎口之險,幸虧有狐裘獻給秦國的寵姬。 東歸後不再圖謀忠義,一旦忘卻齊國便歸魏。 可憐他死後屍骨未寒,諸子紛爭導致宗族覆滅。 儅時門下食客三千,錦衣珠履如同神仙。 雞鳴狗盜之徒被誇耀,怎比得上馮驩和魏無忌的賢能。 淒涼的往事已過千載,墓中的珍藏究竟何在。 我來此吊古,漫步登臨,追思英風,發出長長的感慨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孟嘗君墓的描繪,廻憶了孟嘗君生前的煇煌與死後的淒涼,表達了對孟嘗君的懷唸以及對其命運的感慨。詩中,“颯颯悲風”、“荒涼古塚”等意象烘托出一種哀愁的氛圍,而“好賢下士”、“雞鳴狗盜”等詞語則對比了孟嘗君門下食客的不同才能和品行。最後,詩人通過對孟嘗君墓的吊古,抒發了自己對歷史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深沉感慨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