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夜山亭玩月

華館中秋夜,青天片月來。 彤弓弦未彀,寶鏡匣初開。 疏影穿簾幕,清光落酒杯。 坐深忘卻倦,一任漏頻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華館:華麗的館捨。
  • 彤弓:紅色的弓,古代常用於象征君王的賞賜或儀仗。
  • (gòu):拉滿弓。
  • 寶鏡:比喻月亮,因其圓亮如鏡。
  • 匣初開:比喻月亮初陞,如寶鏡從匣中取出。
  • 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
  • 清光:明亮的光線,這裡指月光。
  • 坐深:坐得時間長。
  • 漏頻催:漏,古代計時器,這裡指時間流逝;頻催,頻繁地催促,指時間過得快。

繙譯

在華麗的館捨中度過中鞦之夜,青天上的一輪明月緩緩陞起。 紅色的弓還未拉滿,寶鏡般的月亮已從匣中取出,初露光芒。 稀疏的月影穿過簾幕,明亮的月光灑落在酒盃之中。 坐得時間久了,忘記了疲倦,任由時間在漏聲中匆匆流逝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中鞦夜山亭玩月的情景,通過“彤弓弦未彀,寶鏡匣初開”等比喻,形象地表達了月亮的初陞之美。詩中“疏影穿簾幕,清光落酒盃”進一步以月光的穿透力和灑落之美,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優雅的氛圍。結尾“坐深忘卻倦,一任漏頻催”則表達了詩人沉浸於月色之中,忘卻時間流逝的愜意心境。

郭諫臣

郭諫臣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子忠,號方泉,更號鯤溟。嘉靖四十一年進士,授袁州司理。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,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,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。後內遷吏部主事。隆慶初屢陳時政,多所持正。官終江西參政。所作詩婉約清雅,有《郭鯤溟集》。 ► 6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