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秋與徐兵憲郭參戎同登望江樓二首

江城秋老景扶疏,極目江天思有餘。 楓染微紅霜落後,橘垂新綠雁來初。 十年湖海牽塵鞅,萬里關山畏簡書。 底事登高空悵望,故鄉此日正鱸魚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九月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扶疏:枝葉茂盛,高低疏密有致。
  • 極目:用盡目力遠望。
  • 簡書:用於告誡、策命、盟誓、征召等事的文書,也指一般文牘。
  • 底事:何事,什麽事。
  • 悵望:惆悵地看望或想望。
  • 鱸魚:一種美味的魚,常用來比喻思鄕之情。

繙譯

江城鞦色已深,景色繁茂而疏朗,我極目遠望江天,思緒萬千。楓葉染上了微微的紅色,霜降之後,橘樹垂下了新綠的果實,大雁初來。十年間,我在湖海之間奔波,牽絆於塵世的紛擾,萬裡關山之間,我畏懼那些文書的束縛。不知爲何,我登上高樓,空自惆悵地望著遠方,而我的故鄕,此時正是品嘗鱸魚的好時節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暮鞦時節江城的景色,通過楓葉、橘樹、大雁等自然元素,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。詩中“十年湖海牽塵鞅,萬裡關山畏簡書”反映了詩人長期的漂泊與對束縛的厭倦,而“底事登高空悵望,故鄕此日正鱸魚”則抒發了詩人對故鄕美好時光的懷唸與無法歸去的無奈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情眷戀。

郭諫臣

郭諫臣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子忠,號方泉,更號鯤溟。嘉靖四十一年進士,授袁州司理。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,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,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。後內遷吏部主事。隆慶初屢陳時政,多所持正。官終江西參政。所作詩婉約清雅,有《郭鯤溟集》。 ► 6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