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中七夕

七夕今宵是,時將溽暑收。 人間青女月,天上白榆秋。 金井梧飄葉,銀河月墜鉤。 吳城方乞巧,幾處倚南樓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七夕:中國傳統節日,農曆七月初七,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。
  • 溽暑:(rù shǔ)指夏天潮溼而悶熱的氣候。
  • 青女月:指農曆七月,因傳說中青女是掌管霜雪的女神,七月已近秋,故稱。
  • 白榆:指天上的星星,古代常以白榆喻星辰。
  • 金井梧:指金井旁的梧桐樹,金井是井的美稱。
  • 銀河:天河,夜空中由無數星星組成的帶狀星系。
  • 乞巧:七夕節的傳統習俗,女子在這一天向織女乞求智慧和巧藝。

翻譯

今天是七夕節,此時夏日的悶熱正逐漸消退。 人間已是青女掌管的七月,而天上則是星辰閃爍的白榆秋夜。 金井旁的梧桐開始飄落葉子,銀河中的月亮像鉤子一樣懸掛。 在吳城,人們正忙着乞巧,許多人倚靠在南樓上,觀賞這一夜的景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節的夜晚景象,通過對比人間與天上的景緻,展現了節日的浪漫與神祕。詩中「金井梧飄葉,銀河月墜鉤」一句,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,形象地描繪了秋夜的寧靜與美麗。結尾的「吳城方乞巧,幾處倚南樓」則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慶祝七夕的習俗和場景,增添了詩歌的現實感和生動性。

郭諫臣

郭諫臣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子忠,號方泉,更號鯤溟。嘉靖四十一年進士,授袁州司理。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,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,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。後內遷吏部主事。隆慶初屢陳時政,多所持正。官終江西參政。所作詩婉約清雅,有《郭鯤溟集》。 ► 6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