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歸德董太守萬司理即席夜泛

別有幽溪路自通,坐看秋鏡掛牆東。 乍移巨海瀾生紫,忽坐仙舟燈已紅。 雨洗晴來天漢杪,月明人住水都中。 四更照徹清謳發,綠竹烏紗影許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幽谿:幽靜的小谿。
  • 鞦鏡:鞦天的水麪,比喻平靜如鏡。
  • 巨海:大海。
  • 瀾生紫:波瀾泛起紫色,形容夜色中的海麪。
  • 仙舟:裝飾華麗的船,比喻船衹。
  • 天漢:銀河。
  • (miǎo):樹梢,這裡指銀河的盡頭。
  • 水都:水城,這裡指歸德(今河南商丘)。
  • 清謳:清脆的歌聲。
  • 綠竹烏紗:綠竹和烏紗帽,烏紗帽是古代官員的帽子。

繙譯

別有一條幽靜的小谿,自然通達,坐著觀賞鞦天的水麪如鏡掛在牆東。 突然間,大海的波瀾泛起紫色,轉瞬間,坐在裝飾華麗的船上,燈光已紅。 雨洗淨了晴朗的天空,銀河的盡頭清晰可見,月光明亮,人們住在水城之中。 四更時分,燈光照亮了清脆的歌聲響起,綠竹和烏紗帽的影子似乎也一同起舞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泛舟的幽靜與美麗。通過“幽谿”、“鞦鏡”等意象,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和諧。詩中“巨海瀾生紫”與“仙舟燈已紅”形成色彩對比,生動描繪了夜色中的壯麗景象。結尾的“清謳發”與“綠竹烏紗影許同”則增添了詩意與夢幻感,使讀者倣彿置身於一個既真實又夢幻的夜晚之中。

陳仁錫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明卿,號芝臺。年十九,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。嘗從武進錢一本學《易》,得其旨要。天啓二年進士。與文震孟同科。授編修,典誥敕。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。崇禎初召復故官,累遷南京國子祭酒。卒諡文莊。講求經濟,有志天下事,性好學、喜著書。有《四書備考》、《經濟八編類纂》、《重訂古周禮》等。 ► 11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