函谷關

· 陳璉
誰將鬼斧鑿嶙峋,函谷之名天下聞。 望氣一時知老子,聞雞半夜走田文。 崖經宿雨石將墮,塵暗西風路莫分。 今日車書歸大統,不勞魚鑰守三軍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函谷關:古代中國著名的關隘,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境內,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。
  • 鬼斧:比喻技藝高超,非人力所能及。
  • 嶙峋:形容山崖等突兀、重疊。
  • 望氣:古代一種迷信行爲,通過觀察天象或地理現象來預測吉凶。
  • 老子: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,相傳曾騎青牛過函谷關。
  • 田文:即孟嘗君,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,以智謀著稱。
  • 崖經宿雨石將墮:形容山崖經過連夜的雨水沖刷,石頭似乎快要墜落。
  • 塵暗西風路莫分:塵土被西風吹起,使得道路難以辨認。
  • 車書:指國家的統一制度和法律。
  • 大統:指國家的統一。
  • 魚鑰:古代用來鎖門的魚形鑰匙,這裏指關卡的守衛。
  • 三軍:古代指軍隊,這裏泛指守衛函谷關的軍隊。

翻譯

是誰用那超凡的技藝,開鑿出這險峻的函谷關,其名聲響徹天下。 曾有人在此望氣,預知老子將至,孟嘗君則在夜半聞雞聲逃走。 山崖經過連夜的雨水,石頭似乎快要墜落,塵土被西風吹起,使得道路難以辨認。 如今國家統一,法律制度通行,不再需要重兵把守這關卡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函谷關的險峻和歷史典故,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變化,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統一的欣慰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,如「鬼斧」、「望氣」、「聞雞半夜走田文」等,展現了函谷關的歷史厚重感和軍事重要性。結尾的「車書歸大統,不勞魚鑰守三軍」則體現了作者對和平時代的讚頌和對國家統一的自豪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