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函谷關:古代中國著名的關隘,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境內,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。
- 鬼斧:比喻技藝高超,非人力所能及。
- 嶙峋:形容山崖等突兀、重疊。
- 望氣:古代一種迷信行爲,通過觀察天象或地理現象來預測吉凶。
- 老子: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,相傳曾騎青牛過函谷關。
- 田文:即孟嘗君,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,以智謀著稱。
- 崖經宿雨石將墮:形容山崖經過連夜的雨水沖刷,石頭似乎快要墜落。
- 塵暗西風路莫分:塵土被西風吹起,使得道路難以辨認。
- 車書:指國家的統一制度和法律。
- 大統:指國家的統一。
- 魚鑰:古代用來鎖門的魚形鑰匙,這裏指關卡的守衛。
- 三軍:古代指軍隊,這裏泛指守衛函谷關的軍隊。
翻譯
是誰用那超凡的技藝,開鑿出這險峻的函谷關,其名聲響徹天下。 曾有人在此望氣,預知老子將至,孟嘗君則在夜半聞雞聲逃走。 山崖經過連夜的雨水,石頭似乎快要墜落,塵土被西風吹起,使得道路難以辨認。 如今國家統一,法律制度通行,不再需要重兵把守這關卡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函谷關的險峻和歷史典故,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變化,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統一的欣慰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,如「鬼斧」、「望氣」、「聞雞半夜走田文」等,展現了函谷關的歷史厚重感和軍事重要性。結尾的「車書歸大統,不勞魚鑰守三軍」則體現了作者對和平時代的讚頌和對國家統一的自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