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也可莊上見一空

青山何處倚鳩藤,回首塵埃幾折肱。 林下一壺誰共醉,淵明只好對高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鳩藤:指柺杖。鳩,音[jiū],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,其形象常用於柺杖的裝飾。
  • 折肱:比喻經歷多次失敗或挫折。肱,音[gōng],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。
  • 淵明:指東晉詩人陶淵明,以隱逸生活和田園詩著稱。
  • 高僧:指修行高深的僧人。

翻譯

青山之中,何處可以依靠我的柺杖,回首往事,經歷了多少次挫折和塵埃。在林間,一壺酒,誰能與我共醉?只有陶淵明,他或許願意與高僧對飲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。詩中「青山何處倚鳩藤」描繪了詩人孤獨尋找心靈寄託的情景,「回首塵埃幾折肱」則反映了他對過往挫折的感慨。後兩句通過「林下一壺誰共醉」和「淵明只好對高僧」的對比,展現了詩人對陶淵明式田園生活的羨慕,以及對高僧清淨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透露出詩人對寧靜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的淡漠。

陳獻章

明廣東新會人,字公甫,號石齋,晚號石翁,居白沙裏,學者稱白沙先生。正統十二年,兩赴禮部不第。從吳與弼講理學,居半年而歸。筑陽春臺,讀書靜坐,數年不出戶。入京至國子監,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。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,乞終養歸。其學以靜爲主,教學者端坐澄心,於靜中養出端倪。蘭溪姜麟稱之爲“活孟子”。又工書畫,山居偶乏筆,束茅代之,遂自成一家,時呼爲茅筆字。畫多墨梅。有《白沙詩教解》、《白沙集》。 ► 21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