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易讀書潮連賦此勖之
日往則月來,東西若推磨。
及時願有爲,何啻短檠課。
強者能進取,不能空墜墮。
四書與六經,千古道在那。
願汝勤誦數,一讀一百過。
嗟予老且病,終日面壁坐。
古稱有志士,讀書萬卷破。
如何百年內,能者無一個。
書生赴場屋,勢若疾風柁。
不悟進爲退,反言勇者懦。
吾聞邵康節,撤席廢眠臥。
又聞范仲淹,畫粥充飢餓。
砥柱屹中流,有力始能荷。
汝患志不立,不患名不大。
師友爲汝資,薪水爲汝助。
黽勉在朝夕,用爲老夫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勗(xù):勉勵。
- 啻(chì):僅,衹。
- 檠(qíng):古代用來支撐或矯正弓箭的器具,這裡比喻學習的工具或方法。
- 柁(duò):船舵,這裡比喻方曏或目標。
- 懦(nuò):懦弱。
- 邵康節:即邵雍,北宋著名理學家,康節是其謚號。
- 範仲淹: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學家,以節儉著稱。
- 砥柱:比喻堅強的支撐或核心。
- 黽勉(mǐn miǎn):勤奮努力。
繙譯
日月交替,如同東西方推磨一般。及時行動,願有所作爲,這何止是短時間的學習。強者能夠進取,不能空自墮落。四書與六經,千古流傳的道理就在那裡。希望你勤奮地誦讀,一讀就是一百遍。唉,我老了而且生病,整天麪對著牆壁坐著。古時候有志之士,讀書破萬卷。爲何在百年之內,能夠做到的人卻沒有一個。書生趕赴考場,勢頭如同疾風中的船舵。不理解前進即是後退,反而說勇敢的人是懦弱的。我聽說邵康節,撤去蓆子,廢寢忘食。又聽說範仲淹,畫粥充飢,忍受飢餓。砥柱屹立在河流中央,有力才能承擔重任。你憂慮的不是名聲不大,而是志曏不堅定。師友是你的資本,薪水是你的幫助。勤奮努力在朝夕之間,這是我爲你祝賀的原因。
賞析
這首詩是陳獻章對後輩的勉勵之作,強調了勤奮學習、堅定志曏的重要性。詩中通過日月交替、東西推磨的比喻,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及時行動的緊迫感。同時,通過邵康節和範仲淹的典故,強調了堅持和努力的精神。最後,詩人以自己的老病之軀,對比年輕人的朝氣蓬勃,進一步激勵後輩要珍惜時光,勤奮進取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對後輩的殷切期望和鼓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