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秋四十首

舉世知名蚤,中年學道遲。 識途傷老馬,戢翼愧長離。 與客吟風竹,尋僧供露葵。 曠懷人境內,何嘆路多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zǎo):早。
  • 戢翼:收斂翅膀,比喻隱退或不顯露。
  • 長離:傳說中的神鳥,比喻才華橫溢的人。
  • 露葵:一種野菜,這裏指簡樸的食物。

翻譯

我早早地就聞名於世,但到了中年纔開始學習道義,感覺有些晚了。 我像一匹老馬,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悲傷和迷茫,又像一隻收斂翅膀的長離鳥,爲自己的隱退感到慚愧。 我與朋友們在風中吟詠竹子,尋找僧人一起品嚐簡樸的露葵。 在這廣闊的情懷中,我身處人間,又何必感嘆道路的衆多分岔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對學道遲來的遺憾。通過比喻自己爲傷感的老馬和收斂翅膀的長離鳥,形象地描繪了中年時期的迷茫和自責。然而,與客共吟、尋僧供食的場景,又展現了作者曠達的情懷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。最後,作者以「曠懷人境內,何嘆路多歧」作結,表達了對人生道路多樣性的豁達態度,認爲在廣闊的情懷中,不必過分感嘆道路的分岔,體現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。

陳子升

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,字喬生。陳子壯弟。明諸生。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,廣東陷落後,流亡山澤間。工詩善琴。有《中洲草堂遺集》。 ► 95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