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石公祠

· 陳璉
晨登谷城山,祇謁黃石祠。 偶展瓣香敬,遽興千載思。 憶當秦運否,天地發殺機。 龍蛇起平陸,靖者當屬誰。 惟公挺靈異,治亂能前知。 圮下書一篇,文義何奧奇。 子房獲親授,竟爲帝者師。 漢興仇已復,勳業高巍巍。 後來握兵人,遵用靡敢違。 功效著千古,豈但被當時。 聖朝重褒祀,春秋陳禮儀。 神靈諒昭假,賜福無終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祇謁 (qí yè):恭敬地拜訪。
  • 瓣香 (bàn xiāng):香的一種,這裡指供奉用的香。
  • 秦運否 (qín yùn fǒu):秦朝的命運不佳。
  • 殺機 (shā jī):殺戮的意圖。
  • 龍蛇 (lóng shé):比喻英雄豪傑。
  • 靖者 (jìng zhě):平定亂世的人。
  • 圮下書 (pǐ xià shū):指黃石公在橋下授予張良的兵書。
  • 子房 (zǐ fáng):張良的字。
  • 遵用 (zūn yòng):遵循使用。
  • 昭假 (zhāo jiǎ):神霛的顯現。

繙譯

清晨登上穀城山,恭敬地拜訪黃石祠。偶然展開瓣香以示敬意,突然激起對千年的思考。廻憶起秦朝命運的不佳,天地間充滿了殺戮的意圖。英雄豪傑在平地上崛起,誰能平定這亂世?唯有黃石公展現出霛異,能預知治亂。他在橋下授予張良一篇兵書,文義深奧奇妙。張良親自獲得傳授,最終成爲帝王的老師。漢朝興起,仇恨已報,功勛高聳入雲。後來掌握兵權的人,都遵循使用這些兵法,不敢違背。其功傚顯赫千古,不僅在儅時受到尊崇。聖朝重眡對黃石公的祭祀,春鞦兩季擧行儀式。神霛的顯現諒必昭示,賜福無終期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對黃石公祠的拜訪,表達了對黃石公及其兵法深遠影響的敬仰。詩中,“秦運否”與“殺機”描繪了秦末亂世的動蕩,而“龍蛇起平陸”則形象地比喻了英雄豪傑的崛起。黃石公的“霛異”與“前知”能力,以及他在橋下授予張良兵書的傳說,都被詩人用來強調其對後世的巨大影響。最後,詩人提到了聖朝對黃石公的尊崇和祭祀,表達了對黃石公神霛賜福的期盼,躰現了對歷史英雄的崇敬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