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京師赴四川

· 陳璉
作郡滁陽廿載餘,五雲闕下拜新除。 極知聖主恩榮重,深愧愚臣學術疏。 晴日輝輝明憲節,清風習習拂衣裾。 此行擬展澄清志,蜀道人爭識鷺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廿載馀:二十多年。廿(niàn),二十。
  • 五雲闕下:指皇宮。五雲,五彩祥雲,常用來指代皇帝所在。闕(què),宮殿。
  • 拜新除:接受新的任命。除,任命。
  • 聖主:指皇帝。
  • 愚臣:謙稱,指自己。
  • 學術疏:學問淺薄。
  • 憲節:指官員的儀仗。
  • 衣裾:衣服的前後部分。裾(jū),衣服的前後部分。
  • 澄清志:指澄清世事、整頓政治的志曏。
  • 蜀道:通往四川的道路。
  • 鷺車: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儀仗之一,此処指代官員。

繙譯

在滁陽擔任郡守二十多年後,我在皇宮接受了新的任命。 深知皇帝的恩寵厚重,我自愧學問淺薄。 晴朗的日子裡,官員的儀仗光煇燦爛,清風輕輕拂過我的衣裾。 此行我懷揣著澄清世事的志曏,四川的道路上,人們爭相認識我這位官員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皇帝恩寵的感激以及對自己學問不足的自謙。詩中,“晴日煇煇明憲節,清風習習拂衣裾”描繪了詩人赴任途中的景象,既展現了官員的威儀,又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平靜與期待。結尾的“此行擬展澄清志,蜀道人爭識鷺車”則躰現了詩人澄清世事的決心和人們對他的期待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與責任感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