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謁 (yè):拜訪,參拜。
- 和靖祠:紀念宋代文學家林逋(字和靖)的祠堂。
- 閒 (xián):同「閒」,空閒,閒暇。
- 放鶴亭:亭名,與林逋的隱逸生活有關,傳說他喜歡養鶴。
- 臨 (lín):靠近,臨近。
- 荒砌 (huāng qì):荒廢的臺階。
- 苔蘚 (tái xiǎn):一種生長在潮溼環境中的植物。
- 喬松 (qiáo sōng):高大的松樹。
- 茯苓 (fú líng):一種生長在松樹根部的菌類,常用於中藥。
- 遐哉 (xiá zāi):遙遠啊,表示對過去人物的懷念。
- 林處士:指林逋,處士是指隱居不仕的士人。
- 儀刑 (yí xíng):典範,榜樣。
翻譯
一同登上釣魚的小船,閒適地來到放鶴亭。 祠堂臨近碧綠的秋水,湖邊環繞着遠山的青翠。 荒廢的臺階上長滿了苔蘚,高大的松樹下生長着茯苓。 啊,遙遠的林處士,千百年來我們仰望着你的典範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郭諫臣拜訪和靖祠時的所見所感。詩中,「釣魚艇」與「放鶴亭」映襯出林逋隱逸生活的閒適與超脫。通過「秋水碧」與「遠峯青」的對比,展現了祠堂周圍寧靜而美麗的自然風光。後兩句通過對荒廢臺階與高大松樹的描寫,傳達出對林逋高潔品格的懷念與敬仰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林逋這位歷史人物的深切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