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題張真人耆山精舍

· 王稱
旭日初霞晃翠屏,琅玕芝草近珠庭。 玉簫吹徹鸞初下,丹液凝成鼎自扃。 海闊傳緘曾命鶴,夜深飛佩欲騎星。 洞中石瀡移仙乳,雲際鬆根長茯苓。 象■朱幡朝太乙,寶函金訣授玄經。 凡情久斷懸應解,塵劫都忘慮已冥。 卻笑蜉蝣同草露,也應歲月羨椿齡。 何由共把浮丘袂,指點三山掌上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琅玕:láng gān,指美玉或玉石般的美石。
  • 珠庭:指仙人的居所。
  • :luán,傳說中的神鳥,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。
  • 丹液:煉丹時得到的液體,常指仙丹。
  • :dǐng,古代的烹飪器具,也用於煉丹。
  • :jiōng,關閉。
  • :jiān,封緘,指書信。
  • :suǐ,指水流的聲音。
  • 茯苓:fú líng,一種中藥材,常用於比喻長壽。
  • 椿齡:指椿樹的年齡,比喻長壽。
  • 浮丘:fú qiū,傳說中的仙山。

翻譯

旭日初昇,霞光閃耀,猶如翠綠的屏風,美玉和芝草近在仙人的居所。玉簫聲起,神鳥鸞初降,煉丹的液體凝結,鼎門自閉。海闊天空,書信傳遞,曾命仙鶴,夜深人靜,飛佩欲騎星辰。洞中水聲潺潺,仙乳移動,雲際鬆根長滿茯苓。象牙旗幟朝拜太乙,寶函中的金訣傳授玄妙的經文。凡塵的情感久已斷絕,塵世的劫難都已忘卻,思緒已入冥冥之中。卻笑蜉蝣如同草露,也應羨慕椿樹的長壽歲月。如何能與你共把浮丘的衣袂,指點三山,掌上青翠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圖景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,展現了超脫塵世的仙人生活。詩中「旭日初霞晃翠屏」等句,以絢麗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,勾勒出一幅仙境的晨景。後文通過「玉簫吹徹鸞初下」等句,進一步以音樂和神話元素,增強了仙境的神祕感和超凡脫俗的氛圍。整首詩流露出對仙境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,體現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。

王稱

明福建永福人,先世山東東阿人,字孟揚,一作孟揚。洪武中領鄉薦,入國子監。旋陳情養母。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,與修《永樂大典),充副總裁。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,還守故官。與解縉交好,後坐縉黨,下獄死。爲人目空四海,辯若懸河,視餘子瑣瑣,以是名雖日彰,謗亦隨之。有《虛舟集》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