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枌榆:fén yú,指白榆,古代常植於村落周圍。
- 春社:古代祭祀土地神以祈求豐收的節日,通常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。
- 鬥雞:古代的一種娛樂活動,即讓兩隻雞相鬥。
- 鄠杜:hù dù,地名,鄠縣和杜陵,均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。
- 朱旂:紅色的旗幟。
- 寒食:古代節日,在清明節前一天,禁火冷食。
- 宮愁:宮中的憂愁或思鄉之情。
- 夜棋:夜晚下的棋。
- 水晶臺:指用透明材料製成的臺子,此處可能指棋盤。
翻譯
春社時節,白榆村的人們鬥雞歸來,鄠縣和杜陵的道路兩旁紅旗招展。寒食節帶來的宮中憂愁還未消散,夜晚在水晶臺上彈棋,以此消遣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春社時節的鄉村景象和宮中的閒適生活。詩中「枌榆春社鬥雞回」生動地展現了春社的熱鬧和村民的歡樂,而「鄠杜朱旂夾道開」則進一步以鮮豔的色彩渲染了節日的氣氛。後兩句「寒食宮愁消未盡,夜棋彈過水晶臺」則巧妙地轉換了場景,從鄉村的熱鬧轉向宮中的靜謐,表達了宮中人對寒食節的淡淡憂愁,以及通過夜棋來消遣的閒適生活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通過對春社和寒食兩個節日的描繪,展現了明代社會的節日文化和宮廷生活。